八月 25, 2025 | 嬰幼兒聽力
寶寶看起來很健康?其實可能聽不到!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重要性

寶寶出生後黃金72小時: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重要性
衛福部國健署「孕產兒關懷網站」指出,每1,000位新生兒中約有1至2位患有先天性雙側中、重度聽力損失,而部分寶寶外表看似正常卻可能有聽力問題。因此,掌握寶寶出生後的黃金72小時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,對他們的語言與認知發展至關重要。
全面篩檢不能漏檢
即便家庭沒有聽力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(如早產、重度黃疸、加護病房治療或胎內感染),仍有可能出現聽力損失,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檢不可忽視。
篩檢流程與家長須知
大部分醫療院所會在寶寶出生後72小時內安排聽力篩檢,過程無痛且快速,通常寶寶即使在睡眠中也能進行。若第一次未通過,醫院會安排在出院前36–60小時內進行第二次篩檢。若第二次仍未通過,應於3個月內由耳鼻喉科進行診斷評估,確診後應於6個月內介入治療,例如配戴助聽器或進行語言治療。
為未來鋪路:語言與認知發展的潛力恢復
研究顯示,若先天性聽力損失寶寶在6個月前接受治療,他們的語言、認知與溝通能力幾可達同齡正常兒的發展水準。
新生兒沒通過聽力篩檢怎麼辦?爸媽別慌,這樣做最安心!
當寶寶沒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時,許多新手爸媽會驚慌失措,擔心孩子未來無法聽、無法說。其實,「未通過」不等於「聽損」,有許多可能的非病理因素導致篩檢結果異常,例如:
耳朵內仍有胎脂或羊水殘留
寶寶篩檢時哭鬧不安
環境噪音影響檢測設備感應
使用耳罩或探頭位置不當
✅ 下一步怎麼辦?照著做最安心
接受醫院安排的第二次聽力篩檢
通常會在出院前(出生後36~60小時內)完成
建議父母讓寶寶在安靜、放鬆的狀態下進行
第二次仍未通過?請於3個月內完成聽力診斷評估
到專業的耳鼻喉科或配合醫療單位進一步檢查
這是判斷是否為真正聽損的關鍵步驟
確診聽力損失後怎麼辦?
6個月內應開始介入治療
配戴助聽器:根據寶寶的聽損程度訂製
接受語言治療:訓練語音表達與理解能力
安排早期療育評估,及時支援發展遲緩項目
🎯 為什麼早期介入很重要?
研究指出,只要在6個月內開始配戴助聽器與語言訓練,先天性聽損兒童在未來語言與社交能力上,幾乎可以追上正常發展的同齡兒童。
別讓一時的忽略,錯過孩子一輩子的「聽見未來」。善用政府補助的聽力篩檢與後續診療資源,給寶寶完整發聲的權利。

🧡 維膜的堅持:不只是「聽見」,更是「聽得對」與「發展好」。

常見問答 FAQ
問題 | 解答 |
---|---|
新生兒第一次聽力篩檢未通過,是否代表一定聽損? | 不一定!可能由耳道胎脂、羊水殘留或環境雜音等影響。醫院通常會安排第2次篩檢確認。 |
若第二次篩檢仍未通過,還能再做什麼? | 建議於3個月內由耳鼻喉科做進一步診斷評估,並在6個月內開始介入治療,如配戴助聽器或進行語言治療。 |
早期配戴助聽器對語言發展有幫助嗎? | 是的,若6個月前介入治療,寶寶在語言與認知方面的發展幾乎可達一般水準。 |
一般家庭如何主動安排篩檢? | 多數醫療院所會自動安排篩檢;家長可主動詢問即將分娩的醫院是否提供此服務。 |
助聽器如何選擇? | 助聽器選擇應根據個人聽力狀況與生活需求,包括功能、外型與操作便利性,建議參考如「2025最新人氣助聽器指南」與「選購流程全攻略」。 |
新手第一次配戴助聽器有什麼建議? | 建議循序漸進佩戴,每日逐步延長使用時間,並回門市進行調整與適應輔導。 |
📞 免費服務專區|現在預約,開啟聽得見的生活
在維膜助聽器,我們提供:
🎧 免費試戴體驗:試聽各大品牌,找到最適合你的聲音
👂 專業聽力檢查:由維膜助聽器資深聽力師親自解說聽力圖
📝 補助申請協助:最高可享 NT$40,000 政府補助
📍 全台 20 間門市:立即安排離你最近的服務據點
👉 【立即填寫表單】讓我們主動聯繫你 → 點我諮詢
📞 免費專線:0800-580-731
🔗 或加入 LINE 諮詢:@wehear官方帳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