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 6, 2025 | 助聽器選擇
【2025最新】耳朵怎麼聽見聲音?認識聽覺運作原理與耳朵三大構造

聽覺如何運作
耳朵是相當神奇精巧的器官,負責處理極為複雜的聽覺功能。它能區別7000種不同的音高,並且讓大腦定位聲音來源。
人類耳朵由三個部位組成,亦即外耳、中耳及內耳。
一、外耳:聲音旅程的起點
外耳包括耳廓與耳道,是聲音進入人體的第一站。當音波經由空氣傳來時,耳廓會像衛星天線一樣收集聲音,導引進耳道,直達耳膜。
耳膜是一層極薄且富有彈性的膜,當聲波撞擊時,它就會震動,就像鼓皮一樣產生共鳴,這正是聽覺傳導的起點。
✅ 聽力小知識 :
如果你曾覺得「聽得到卻聽不清楚」,問題可能就在這裡的震動傳遞。歡迎來【維膜助聽器】免費檢查聽力,早一步守護聽覺健康。

二、中耳:聲音的機械傳輸站
中耳是一個空氣充滿的空腔,介於外耳與內耳之間,由耳膜與三個迷你骨頭構成:
鎚骨(malleus)
砧骨(incus)
鐙骨(stapes)
這三塊聽小骨是人體最小的骨頭,卻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。當耳膜震動時,它們像接力棒一樣,將機械能傳導至內耳。
🎯 聲音的轉折點 :
中耳功能不良(如中耳炎、耳咽管阻塞)也會影響聽力清晰度。想進一步了解?我們提供專業檢查與諮詢,幫你找出聲音模糊的原因。
三、內耳:聲音變成訊號的魔法工廠
內耳的主要結構是耳蝸,它的形狀像一顆螺旋的蝸牛,內部充滿液體與感應毛細胞。
當聲音透過聽小骨進入耳蝸時,液體會因波動而推動毛細胞,進而產生神經電訊號,這些訊號經由聽神經傳送至大腦,大腦最終解讀成「聲音」。
🧠 專業提醒
耳蝸毛細胞一旦受損,就無法再生,因此高頻聽損的患者常覺得「聽得到卻聽不懂」。越早檢查、越有機會介入保護聽力。
🔔 為什麼了解聽覺結構這麼重要?
因為早期察覺聽力變化,能避免後續的溝通障礙與大腦退化。
多數人忽略的「聽力問題」,其實不是聽不見,而是大腦接收不清楚!
現在就行動 ▶️ 預約免費聽力健檢
📞 撥打:0800-580-731
💬 或點此加入【維膜助聽器 LINE】線上諮詢:👉 加入LINE諮詢
🙋♀️常見問題 FAQ
Q1:聽力變差是不是就是老了?
**A:**不一定!雖然年齡是因素之一,但也可能是耳垢堆積、慢性中耳炎、高頻聽損等問題引起,建議及早檢查。
Q2:助聽器可以恢復正常聽力嗎?
**A:**助聽器並非治療工具,而是幫助放大聲音、改善理解力。選擇適合的助聽器能顯著提升生活品質。
Q3:我應該多久檢查一次聽力?
**A:**建議40歲後每年檢查一次,若平常有聽不清、常請人重複、誤聽等狀況,建議立刻預約檢查。
📌 延伸閱讀推薦
📍 現在預約試聽,享受免費體驗 → 點我填寫表單 或撥打 0800-580-731 預約門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