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 20, 2025 | 聽力保健
天天工作竟等於慢性聽力自殺,6大超高風險職業

聽力損失高風險職業排行榜
建築工地工作者
電鑽、鎚子、挖土機、混凝土攪拌機音量常超過 100 dB,相當於站在噴射機旁,不論是工人、監工或工程師,長期暴露風險極高。製造業工廠員工
例如紡織、鋼鐵、機械加工等,機器長時間運轉,噪音超過 90 dB,持續性高噪音比間歇性更具傷害力。交通運輸業人員
包括機場地勤、飛行員、貨車司機等。噴射機引擎高達 140 dB,即使配戴耳塞仍有風險;長時間暴露於引擎與低頻震動噪音亦可能造成慢性傷害。娛樂服務業工作者
如夜店服務員、KTV、演唱會與健身房工作人員,長期處於高分貝音樂環境,即使「習慣」,耳朵仍在受損。軍警消防人員
射擊訓練、爆破、警報與直升機噪音具極高爆發性聲壓,可能瞬間造成永久聽力損失。農業機械操作員
操作拖拉機、收割機等大型農機時,噪音達 85–95 dB,長時間(10–12 小時)工作仍可能造成累積性傷害。
為何噪音導致聽力損失不可逆?
內耳毛細胞一旦損傷無法再生,形成感音神經型聽力下降
聽力損傷初期症狀不明顯,容易被忽視
美國 NIOSH 建議每日 8 小時噪音暴露平均不超過 85 dBA,以減少職業性聽損風險
預防策略:噪音控制與聽力防護措施
1. 制定「聽力保護計畫」(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)
包括定期 噪音量測、工程控制(減震、消音、隔音)、行政控制(輪班、更換作業崗位)與 個人防護
2. 使用合格 耳塞 和 耳罩
耳罩遮音效果佳、佩戴舒適且容易巡查使用情況;可整合安全帽佩戴;耳塞多款式(一次性、公模或客製)可選擇
3. 定期 聽力檢查
及早發現聽力閾值變化,與工作安全同步進行
-->預約免費檢查
4. 教育與訓練
增強職場噪音風險認知,提醒即使症狀不明顯,也需重視耳朵的累積傷害
延伸閱讀
「防止噪音性聽損的黃金法則是:早發現、早保護。」—— 維膜助聽器驗配師團隊
📌 你可以這麼做:
使用降噪耳罩、耳塞(尤其在工作場合)
調整耳機使用習慣:60/60 法則(音量不超過 60%,每次不超過 60 分鐘)
定期聽力健檢:50歲以上建議每年檢查一次,年輕族群如有風險職場也需提早監測
一旦懷疑聽損,盡快試聽助聽器,避免大腦長期接收不完整語音造成語言理解惡化

📞 免費聽力檢查 + 補助諮詢
維膜助聽器提供免費聽力檢查與專業補助申請協助,幫助你提早介入、減少失智風險、維持生活品質。
📞 諮詢專線:0800-580-731
💬 加入 LINE 線上詢問 → 點我加入
🌐 更多資訊請見:www.vapor.com.tw
📚 延伸閱讀推薦

常見問答(FAQ)
問題 | 回答 |
---|---|
什麼是職業性聽力損失? | 指因工作場所長期接觸高分貝噪音或耳毒化學物質,導致感音神經型聽力下降,通常不可逆 |
哪些噪音最容易造成聽力損害? | 長期持續的高頻噪音(例如工地、工廠),與爆發性噪音(例如射擊、爆破)都具高風險。 |
噪音超過多少才危險? | 許多國際標準(如 NIOSH、OSHA)認為 8 小時內不宜超過 85 dBA;每升高 3 dB,容許暴露時間約減半 |
耳塞或耳罩哪個比較好? | 耳罩遮音效果較佳,佩戴穩固;耳塞輕便分多型,客製款隔音與舒適度更佳 |
噪音傷害真的沒辦法恢復嗎? | 是的,內耳毛細胞一旦損傷無法再生;預防與早期控制最關鍵 |
應該何時就醫? | 出現突發性聽力下降、耳鳴持續超過 2 週、耳痛或耳異物感,應立即就醫。 |
📞 想讓聲音變得自然好聽?維膜助聽器幫你找回舒服的聆聽感
👂 每個人的聲音感受都不同,維膜助聽器提供一對一專屬調整與適應陪伴。
📲 加入 LINE 預約免費試聽
🏢門市資訊
☎️0800-580-731
